拿到悉尼大学offer却被拒签?二签翻盘经验:3个关键点!
悉尼大学科学学院始建于1882年,学院涵盖的专业和方向非常广,包含数学、物理、生物、统计、环境、等二十多个方向,专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悉尼大学 Bachelor of Science
该专业常年稳居全澳排名前三,设置有超过40个专业,包括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可自由选择主攻领域。其中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都是就业率高、就业前景良好的热门专业。
学制:3年全日制
学历要求:澳洲或海外同等的高中学历;或中国高考成绩不低于满分的70%;或获得大学预科成绩GPA6.8
英语要求:雅思6.5,单项不低于6.0;或托福85,听说读不低于17,写作不低于19;或悉尼大学预科英语成绩C
学生情况:
国内国际体系ALEVEL学生,已毕业
申请学校:
悉尼大学Bachelor of Science
开学时间:
2025年8月
时间线&省流版:
√5月11日,学生申请澳洲学生签证被拒
√5月12日,与学生、家长共同分析拒信,找出被拒的核心原因
√5月13日,把阐述拒签原因分析和签证材料优化的思路整理成个人陈述文件,同时与家长、学生共同完善二签材料
√5月21日,把整理好的个人陈述文件和拒签材料发给悉尼大学,申请二签机会,同时电话与悉尼大学联系,申请加急处理
√5月27日,悉尼大学回复同意二签,同时整理新增的签证材料
√5月28日,向移民局提交签证申请
√7月6日,签证通过
在收到拒签信后,我们马上与学生逐项分析原因,包括:
未充分解释为何不选择在中国就读、未能深入展示对课程与院校的了解、没有清晰说明课程对未来发展的意义,同时缺少有力的学术与经济证明文件。
在明确拒签核心症结后,我们团队立刻启动紧急预案——考虑到距离开学仅剩3个月,且澳洲签证审核周期存在不确定性,每一步都必须精准踩点,既要补全材料缺口,更要重塑申请逻辑的可信度。
01拆解拒签信:针对性补全“材料链”
①针对“未充分解释为何不选择在中国就读”,我们结合学生A-level背景深入挖掘:
她未参加高考,而国内多数高校对A-level学生的录取通道有限,且澳洲教育体系(理论+实践结合)与她的学习风格高度匹配。
另外,我们引导她补充了“从小学开始便在国际学校就读,在初中选择IGCSE体系并在高中就读A-level体系,一路以来成绩优异,很早便计划出国留学”。同时附上学生的IGCSE阶段和A-Level国际考成绩单、校内成绩单来证明学生在国际体系学习的连贯性、出国读书的必要性。
②对于“未能深入展示对课程与院校的了解”,我们没有停留在“学校排名高”的表层表述,而是带着学生研读USYD官网的课程手册:
拆解Bachelor of Science的40多个专业设置,重点标注学生意向选择的药物化学专业方向,同时结合悉尼纳米科学中心的实验室资源,说明“选择USYD是因该校在药物化学领域的科研设备与课程设置,能直接支撑她未来的职业规划:致力于科学研究,开发有效的药物,不仅可以帮助人类,也可以提高宠物的福祉。
我们还建议她附上自己选择该专业的动机,让出国读书→选择悉尼大学→深耕药物化学专业→实现未来职业规划的逻辑更立体。
02夯实资金证明:消除“经济能力”疑虑
一签时资金材料仅简单提交了母亲的存款证明、父亲的银行流水、房产证、母亲签字的资助信,缺乏来源追溯。
我们重新梳理学生家庭财务状况:父亲从公司经理到自主创业的职业轨迹(附上近几年的银行流水、税单、劳动合同,甚至创业公司的工商注册文件),清晰展示收入的稳定性与增长性;母亲在公司持续稳定工作多年,积累下超50万元存款,同时提供母亲名下的存款证明,确保父母亲双方的资金积累可追溯、合逻辑。
考虑到签证官可能关注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我们补充了父母的联合担保声明,明确该笔资金仅用于学生澳洲学费与生活费,并附上三地房产的产权证明,作为长期经济保障的补充论据——用【流动存款+固定资产】的组合,打消移民局资金不足的顾虑。
03重构GTE逻辑:让留学动机真诚落地
一签的GTE流于模板化,我们从“个人故事+专业逻辑+未来规划,同时加上父母亲有力的资金支持阐述”重写:
动机真实性:
深挖学生小学时“宠物因先天性心脏病离世”的经历,让选择药物化学不再是空泛的想做科研,而是有情感锚点地想通过药物研发减少类似遗憾;
课程关联性:
具体到USYD课程如何支撑目标——大一的基础课打牢科研基本功,大二的核心课程能帮她深入理解“药物与生物系统的作用机制”,大三的实验室项目(结合学校与教学医院的合作资源)可积累药物研发的实践经验;
回国必然性:
结合后疫情时代中国医药市场的政策,列举国药集团等企业的研发岗位需求,说明澳洲学到的药物化学知识,能直接对接国内企业的‘新药研发缺口,让回国发展不是口号而是可落地的规划。
结语
从“被动补材料”到“主动构建申请逻辑”,我们做的这次签证申请不仅是填补一签的漏洞,更是用细节真实性+逻辑闭环向签证官证明:这不是一次冲动的留学决策,而是基于教育背景、个人理想与未来规划的理性选择。
毕竟,签证审核的核心从来不是“材料够不够”,而是“动机真不真”——这也是我们在签证case中始终坚守的原则。
>>我感兴趣,马上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