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留学申请中,
ED:Early Decision早申是美国大学针对本科新生招生的一项录取政策。申请截止时间一般在11月。学生在12月左右收到该校的录取决定。ED具有约束性,只能申请一所学校,而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入学。
ED2:有些大学会给学生两次ED的机会,ED2的申请截止时间通常在次年的1月中旬。学生若被A大学的ED1拒绝,还可以再申请B大学的ED2。
Defer:延迟决定。ED有三种录取结果,即被录、被拒及Defer。被Defer后仍有机会被录取,但需要学生提供更多申请资料以供学校作最终的决定。
RD:Regular Decision。常规申请。申请截止时间一般在次年的1月。学生在次年4月左右收到学校的录取决定。与ED不同,RD不具备约束性,学生可同时申请多所学校,录取之后也可自行决定去与不去。
ED录取是少数,RD逆袭很常见
真正能拿到美国顶尖大学ED Offer的学生,实际上非常地少。根据数据统计,每年约有4至6万中国学生申请美本,然而被美国排名前三十大学ED录取的学生,通常只有600至850人(今年为826人)。也就是说,只有1.3%至2%的学生,收到了美国前三十大学的ED Offer。未收到Offer的学生,都需要继续准备ED2及RD。
不过通过RD“逆袭”,从而被排名前三十大学录取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作为一家成熟的留学机构,万佳留学能够帮助20%至35%的学生获得前三十大学的ED Offer。不过暂未获得ED Offer的学生也无需气馁,要知道在RD阶段,约有35%的学生,也可以被同级别的顶尖大学录取。
美国名校
ED未被录取的学生,在RD阶段,几乎都被排名前六十的美国大学录取。ED,仅仅是一所大学的结果。
除ED的低录取率外,美本申请也包含运气的成分,如果一位学生ED被康奈尔大学录取的概率是四成,RD被西北大学录取的概率是两成,当他未被康奈尔大学ED录取时,并不代表RD阶段,他同样会遭到西北大学的拒绝。
“尽快调整心态,花时间准备文书更重要。RD申请的学校很多,机会也更多。”
RD策略:多冲刺、少保底
相比国内学校,美高在今年ED的表现上显得更为平稳与抢眼。在某几所顶尖学校的录取上,更是直接碾压国内。
比如哥大发出的17枚ED Offer中,美高学生拿到15枚,国内仅有的2枚Offer,也被仅招收外籍学生的国际学校收入囊中,与去年内地学生获4枚哥大ED Offer的盛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受到疫情及标化成绩取消的影响,美高学生的亮眼表现,也许不得不归咎于在不明朗、不稳定的大环境下,招生官为避免风险,更倾向录取他们更熟悉、也更易核实其真实水平的美高学生。
美国留学申请
不过在ED已经解决诸如哥大等学校一批稳妥的生源之后,他们仍要面临身为一个藤校对于生源多样化的重视与追求,在RD阶段,也更有可能招收更多的中国本土学生。
除建议学生多尝试哥大或巴纳德学院外,还建议本土学校的学生在不影响保底范围时,可以多尝试一些冲刺校。
往年若是按照30%冲刺校、40%适中校、30%保底校来进行RD申请,今年则可调整为45%冲刺、40%适中及15%保底。
当然如上所说,在全力冲刺梦校的同时,也不能因为心气过高,连保底都要搏一搏。例如被许多学生视作保底校、综排第48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有些学生在冲刺藤校时,却仍然选择申请该校王牌专业、托福也需110的计算机工程作为保底,不慎将保底“玩没”。梦想与风险,仍需平衡。
ED2 文理学院或有惊喜
每一年文理学院在录取上,都会受到来自大校的压力。相比文理学院排名第七的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中国学生无疑更愿意申请杜克或康奈尔大学。相比排名第20的文理学院与综排第25名的大U,学生也无疑更乐意选择后者。
因此除了诸如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等排名前几、不愁生源的文理学院外,其他文理学院的生源,即使在正常年,往往也不太可控。
在RD阶段,学生被大U轮抢,所以在ED1及ED2阶段,文理学院更乐意被学生选择,也通常会为学生加权更大。
美国留学文理学院
“ED1未被录取的学生,ED2一定要好好挑,尤其是文理学院,应该会有一些惊喜。”
学校的地理位置,也是今年可纳入考虑的因素之一。比起美国南部与中西部,更多的学生会选择美东、加州,也就是是传统意义上的蓝州就学。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今年ED的录取结果相对友好,也许与它在德州也有一定联系,“申请的人数少了。今年,我们这边没有一位学生申请了莱斯的ED。”
对于一些成绩与背景不错、但尚未达到藤校级别的学生来说,有两所地理位置较差的文理学院,可作“捡漏”参考。一是位于北卡、排名第17的Davidson学院,一是位于明州、排名第七的Carleton学院。
被Defer?转正机率不少
今年学生遭到Defer的情况也因校各异,有些学校在决定学生去留时特别果决,而包括耶鲁在内的学校,则在今年defer了近一半的中国学生。
Defer以后,学生能被转正的概率有多少?判断转正的概率,需要参考这所学校发Offer的总数。发Offer的总数越少,转正的机会就越少。同时,被Defer的人越多,转正率当然也就越低。而例如纽约大学(NYU)一类录取人数本来就很多的学校,转正率也会增加。
此前在ED1阶段,有些学生被文理学院排名第二的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Defer,ED2阶段,他又被排名第23的Harvey Mudd学院拒绝,进入RD申请池。最后在经过多次沟通和努力下,他重新被ED1的Amherst学院转正录取,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美国留学转正
往年被Defer的学生当中,约25%可以期待转正变化。大部分情况下,Defer代表招生官能看到喜欢你的地方,不过,招生官更倾向从学生群体考虑,而并非揪着一个学生不放,“他一定是看很多的学生,然后觉得缺一个这类型的学生,而不是缺这样的一个人。”
鉴于今年招生比往年充满更大的不确定与不稳定性,这里万佳留学也提醒大家,ED被defer及RD的整个申请季,有大概率将延续到出等候名单(Waiting List)的次年五六月份,需要申请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转校、转专业,也可“曲线救国”
ED、RD录取表现均不理想时,也不是穷途末路。已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转校或转转专业“曲线救国”。转校与转专业本身,已经成为留学咨询的一部分。
通过转校被顶尖大学录取,会比直接申请这些学校更难吗?录取率也因校而异。康奈尔、范德堡大学,对转校生相当友好,哈佛、耶鲁等大藤,录取率仍然很低。
“一般而言,综合排名在第10至20之间的美国大学,对转校生较为友好。相比于直接申请这些大学,通过转校则更为容易。”
原因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科成绩,是判断是否能够转校的一大依据,这样以成绩作为标准的评判方式,无疑会利好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对ED及RD结果不满意的学生,仍可在求学期间,搜索转学率高、同时专业也对口的其他学校,作好转学的准备。
美国留学转专业
在去年,哥大一口气录取了10位中国籍的转校生。这批能转入诸如哥大的综排前十的学生,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来自综排前三十的大学,第二类来自排名前二十的文理学院。只要这些学生的在校成绩不受的太大冲击,他们就会有四到五成的机率,成功转入综排在第10至20之间的学校。转入排名前十的学校,则相应更难。
另一个近年在国内较火的现象是,当纽约大学宣布Stern商学院将不再接收从外校转入的学生时,不少学生在ED申请时就想好了招,先报纽大的其他学院,再转离华尔街仅一步之遥、全美商学院排行榜第12的Stern商学院。毕竟在美国,大一、大二生同校转专业,已是十分普遍。
更多留学干货内容,欢迎继续关注万佳留学官网。
>>我感兴趣,马上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