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研究方向申请形势的介绍及与相关专业的横向比较
东亚问题是伴随着东亚奇迹和东亚现代化的发展的脚步走上世界舞台的。东亚问题引起学术界关注从时间上来说应该是70年代,对此台湾学者萧新煌指出,从70年代以来,东亚的发展经历越来越成为社会科学界所注意的一个焦点,尤其是那些对发展研究感兴趣的团体。由此引发了研究东亚的热潮,因为他们急于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某种方式传输到发展中世界的其他地方。研究者们把东亚的成功经验及一些发展特点概括为东亚发展模式。
东亚文化概念 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东亚文化是东亚地区人们相似心理和相似思想的表现。一方面,它包含着东亚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有着相似的愿望、要求、态度、认识和行动,这构成东亚文化的主流;另一方面,自东西方接触以来,西方文化逐渐浸染东亚地区,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给东亚以极深的影响。因此,东亚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体。
国外东亚学的研究重镇当属美国了。据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东亚太平洋地区研究中心主任于子桥教授统计,到1970年代初,美国能够颁授东亚语言和研究专业学位的大学106所,可以授予亚洲研究的学士学位机构(含加拿大)有147个,硕士以上学位40个,其24个可个授予东亚研究的博士学位,但只有以下8所大学可以授予东亚语言(汉语、日语)和东亚研究的博士学位并且有超过20个全日制研究生: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华盛顿大学。更主要的是,在这些学校及其它学校,有相当大的难以计算的一部分学位是以东亚为研究对象,但却被授予了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及其它学科的学位。
2) 专业申请中二级专业的研究分支/分类
东亚研究包括很多方向,语言,文学,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学校不同。有的实质等于中文系或日文系,这样的一般叫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有的则是跨学科的一个专业,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探讨现当代东亚问题,一般叫东亚研究或东亚区域研究。有的大学只有上述两种中的一种,也有的两种都有,如哈佛,哥伦比亚就也有语言的,也有区域研究。去美国学东亚,一定要找好学校申请才值得。否则移民倾向太严重了,签证的时候也会被拒掉。好在有东亚系的学校通常是好的学校。绝大部分牛校都有中国日本研究。一个选择学校的方法:在你准备论文时,肯定会找到大量书籍参考。你可以选择一些英文的著作,然后在书后参考文献中找到作者名字。在google.com上查询该作者,通常会同时查到这些作者所在的研究机构。然后你就查询这些研究机构是否招收研究生,跟作者和研究机构取得联系,索要介绍和申请材料,向和你的研究方向相同的教授学者探讨(也就是陶瓷)。本科申请top10的东亚系很难。因为本科通常没有确定的研究方向,没有论文。选择一些10-50的学校比较有把握。UIUC,OSU,IUB,UMich都是好的选择。有的系偏重文学,有的系偏重语言学(包括第二外语语言教育),还有的学校有专门的政治和经济的研究组。通常,东亚系的教授有很多机会来亚洲访问。如果能够利用这样的机会,和他们见面或者参加过他们的活动将会对奖学金的申请有很大的帮助。本科东亚能申请到Fellowship的可能比较小,通常是做TA(一般还都是Chinese TA,这就是外院本科同中文系比申请东亚不利的地方),所以在申请材料重要突出表现你能过胜任TA的工作。另一个方法是找日本或者韩国的财团给你奖学金。有些在美的日裔,韩裔也会设立专项奖学金。能否申请到这就看你的捕捉能力。
3) 专业申请中典型录取特征和典型学校的介绍
美国设有东亚研究中心的大学有哈佛大学(1955年创立)、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堪萨斯大学、南加州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匹兹堡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威斯廉大学等。其中美国东亚学研究的最大重镇可能要算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它创立于1955年,原为东亚问题研究中心,1961年改名东亚研究中心,1997年再易名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这与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的杰出贡献是分不开的。今又与日本研究中心、朝鲜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整合为东方研究中心。美国东亚研究还有一个重镇是著名日本问题专家埃德温赖肖尔创立的埃德温赖肖尔东亚研究中心。设有东亚研究所的有: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利兹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设有亚太研究中心的有:俄勒冈大学、艾奥瓦大学、伊利诺斯大学等。设有亚太研究所的有杜克大学等。设有东方研究所有芝加哥大学等。设有亚洲研究中心的有克莱蒙大学等。布鲁金斯学会设有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美国国会图书馆设有亚洲研究部,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设有亚洲事务研究中心,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设有亚洲研究网络信息中心,耶鲁大学设有东亚研究会与东南亚研究会。设有东南亚研究中心的大学有夏威夷大学(美国研究东南亚的重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歇根大学、俄亥俄大学(1967)、俄勒冈大学、北伊利诺斯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亚洲研究的官方领导与协调机构是美国亚洲学会和美国亚洲研究协会。
东亚研究系是美国专门从事东亚语言与文化(尤其是中、日)教育、培训、科研的机构,美国的著名高校大都设有此系,如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耶鲁大学、布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亚洲及中东研究系,原为东方研究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以及南亚及东南亚研究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伊利诺斯大学、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匹兹保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市立学院、西东大学(亚洲学系)、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等。
4) 什么是社会学和其分类
社会学一直是社会学家力图回答而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侧重于以社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其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孔德(A.Comte)、斯宾塞(H.Spencer)、涂尔干(E.Durkheim),并由此开创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二是侧重于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其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韦伯(M.Weber),并由此开创了社会学中的人文主义社会学传统。三是不属于上述两种的说法的,其中有些观点影响较大,但最终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其中主要有“剩余说”、“学科说”、“调查说”、“问题说”等。 我们认为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人类社会和人们社会行为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分类:环境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等。
5)社会学的申请情况
(1)学术要求:
大多数专业需要申请者很强的学术背景,并且学习过一些与你所感兴趣的领域相关的调查 / 介绍性的课程及其他一些高级课程。如果你想从其他专业转到本专业(如历史转业到英语专业)或对相关的课程不熟悉,最好在你申请研究生之前,先接受你希望就读的专业的大学课程或继续教育课程。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寻求进入社会科学专业的人,应该对计算机、数学、统计学和研究方法论有所了解。如果你的最终目标是博士的话,通常应采取最普遍的一种方法棗又快又经济的方法棗直接申请博士专业。如果你的大学成绩不是特别的好,那么还是先得到硕士学位比较好一些。(假设你在硕士期间学得很好)这样你被你所申请的博士专业录取的机会就会增加。
另外,申请社会学大致需要这么几个先决条件:
GPA:也就是成绩绩点。算法有多种,常见的算法是将90-100记为4.0,将80-89记为3.0,70-79记为2.0,60-69记为1.0。将每门课程此记分乘以学分,加总后再除以总学分,得出GPA。当然算法各个学校有所不同。这些情况可以看留学申请版精华区。对于社会学而言,如果想去比较好的学校(专业排名在50名内),3.0是必需的。如果要想在奖学金的录取中不落后于人,3.3以上是必需的。 GRE与TOEFL:对于社会学而言GRE成绩的VERBAL和QUATATIVE是最重要的成绩(新GRE中写作如何我不知道),两项分数之和不要低于1300,Verbal最好能在600分以上才有竞争力。TOEFL550是许多学校的最低要求,有竞争力分数至少在600分以上,越高越好。
专业背景:相对而言,社会学申请对于专业背景的要求较高。专业背景通常由如下几项来体现:
专业学习 是否学习过最主要的几门课程。社会学的基础课程通常有如下几门:
社会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社会研究方法(Social Research Methods)
社会学理论(Social Theory or Sociological Theory):分经典和现代两部分课程
社会统计学(Social Statistics)
分支社会学两三门或更多
专业研究 发表过论文或著作,有田野研究(field study)经历等,对于申请有很大帮
助。
Writing Sample 尽管许多学校说不一定需要社会学的Writing Sample,但一篇正规的社会学论文显然很有帮助。
Personal Statement 在PS中可以表现出你对专业的理解以及你的研究兴趣。
上述几项综合起来看,专业背景的重要性最大,GPA其次,TOEFL再次,GRE最后。但不论如何,每一项都要能达到学校要求,最好能达到被录取学生的平均水平(关于平均分数之类的信息,大家可以查阅每个申请学校系主页,有的学校会在FAQ中指出),其中某一项明显不足需要有另一项的突出来弥补。有的人说的GT不重要并不是事实,GT分不高需要有很强的专业背景来弥补。理想的申请条件就是GT分、GPA能达到平均水平(比如托福600多分,其中三项都在60以上,写作5.0以上;GRE的V600以上,Q700以上;GPA>3.3甚至3.5),然后专业背景中学习过多数社会学课程,成绩优秀,有专业论文或研究经历,WS写得较规范,那么可以说名校肯定会给你OFFER,只不过是多少OFFER和什么学校的OFFER而已。
1 社会学申请Step by Step(二)What should I do?
这里谈的是具体申请中有关问题。
1 时间安排:一般来说,美国大学的申请截止时间都在12月份到1月中旬,但从申请成功率的角度来看,最好能较早申请,比如在10月底之前寄出材料。合适的申请时间安排也要根据自己的GT考试时间和成绩递送时间来统筹安排。下面是申请时的时间表,供大家参考:
(由于我在5月份就把GT都考完了,所以没有考虑这个因素,大家自己斟酌)
7月 上网查询学校资料,主要了解几方面的信息:学校总体情况,专业情况,专业方向情况,教授情况。在此基础上发出第一批email,联系教授。
8月 做Writing Sample和Personal Statement。同时基本确定申请的学校。另外办理长城卡。
9月 办成绩单,学位证书公证等,做每一个学校的申请材料,做完一个学校寄一个。并继续联系教授。
10月 寄完申请材料。寄完后给每个联系过的教授再发一个email,说材料寄出。
11-12月 等待。
1月 抓紧再联系一下教授,做最后冲刺。
2月 来OFFER了,并焦虑等待其他OFFER中。
2 套瓷:关于要不要套瓷,在网上有许多争论。我个人的感觉对于社会学申请而言,专业背景很强的人应该去套瓷,当然这样的人不套瓷也会有OFFER,只不过是学校是否理想的问题。
如果仅凭GT、GPA分高而专业背景薄弱的申请者,套瓷用处不大,因为你会发现除了“我对你研究的东东感兴趣”之外没什么可说的。另外,有一部分申请者专业背景很强,但GPA和GT很不理想(比如在3.0以下和T没到550或刚过550),想通过套瓷来侥幸成功。对于这一部分申请者,我想说的是,也许你们都是很优秀的社会学研习者,但申请美国学校有他自己的游戏规则,如果连基本的要求达不到,教授再如何欣赏你恐怕也希望不大,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不切实际的幻想;另外退一步说,由于社会学研究的水平和语言的差异,在国内有再强的研究背景,作用也并非想象的那样大。所以对于申请者来说,不论你是谁,你以前做过什么,一进入到这个游戏中,那就“放弃一切幻想和犹豫”吧!所以,总的来说,套瓷对于研究背景较强的申请者来说的确有用,但前提是你其他硬件不落后。
然后关于如何套瓷。套瓷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我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是什么?在明确了这个问题之后再去套瓷,否则事倍功半。第一批email可以广泛撒网,凡是你觉得与你的方向适合的教授都可以写一封过去表示一下兴趣,show一下自己的研究背景。这第一批email能有50%的回信就很不错了,但通常是客气话,你千万不要空欢喜。等到寄材料时再写一封过去,说已经申请了,这时对你有兴趣的教授会继续和你联系的,没兴趣的就放了吧。到1、2月份要抓紧套一下,这时是做决定的时间,如果教授这时给你回信,问你的具体兴趣是什么,或者想学什么之类关于你自己的话,而不是客气话或官话,那么恭喜你,你很有可能就拿到这个OFFER了。如果在套瓷的同时,读一下教授的著作,在Email里提一下,会更有用处。
3 Writing Sample
这是最有用的东东。好的WS能充分表现你的专业素质,是否熟悉学术规范等。WS最好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出现,那么自然要符合学术论文的要求,有关形式上的规范,可以查看一些美国社会学杂志,比如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ASR)和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AJS)等,国内较好的社会学杂志,如《社会学研究》,也可以参照。另外,从ASR和AJS上复印几篇跟你的WS有关文章,精读一下,熟悉英语学术表达的惯例,对于写作WS会有帮助。WS基本上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精雕细琢。
4 Personal Statement
这个没什么可说的,我觉得写得平实一些比花哨一些要好。具体写什么,大家可以参看留学申请版精华区。至于找一些翻译公司写,花上数千元钱,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家可以想一下,要靠花哨的PS来申请,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那么不自信的人必定有某方面的弱点,再如何弥补也作用不大,老外也不是呆子。
5 推荐信
从历年的社会学申请情况来看,有强的推荐人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所以能够找到社会学界的名教授,尤其与国外联系较多的教授的推荐会有较大作用,这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心知肚明。但一个很强的申请者,没有很强的推荐人也能获得OFFER,所以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条件。
总的来说,在具体申请时,把能够做好的每部分都做到最完美,也不要心存太多的幻想,寄出材料之后,除了跟教授联系联系之外,也没有必要焦虑了,自己Happy或做应该做的事去。
另附美国学校社会学的排名
1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3.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5. University of Chicago
6. Harvard University (MA)
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8.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9.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10. Duke University (NC)
11.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11.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L)
11. University of Arizona
14. Stanford University (CA)
15.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16.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16. Princeton University (NJ)
18. SUNY-Albany
1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